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265小说 >>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>> 第746章 简体字和普通话

第746章 简体字和普通话 2/2

吕布跟着钟繇学了几年楷书后,从临摹到有自己的风格,费尽了心思,到最后,吕布在书法界也俨然是独具风格的一代大家,毕竟吕布的书法力透纸背狂放恣肆,有着钟繇无法企及的霸气,吕布成了有名的书法家后,也开始热衷给各种各样的建筑题词了,而换做之前。他是绝对不敢献丑的。

简体字的推广如火如荼,普通话的推广也丝毫不慢。

东汉时期的普通话以洛阳话为标准音。洛阳话原是东周通用全国的雅言,《诗经》的语言就是雅言,孔子讲学用的就是雅言,而不是鲁国方言,孔子成为推广民族共同语的先驱。

历史上,魏晋南北朝时,以洛阳语音为标准的通语从中原传向北方和江左一带。隋炀帝杨广以洛阳为首都,把数万户富商大贾从全国各地迁徙到洛阳。推广以洛阳为代表的正音和正语。唐朝时,洛阳话被看作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,唐代科举时赋诗作文也提出了语音方面的要求,即要符合从魏晋南北朝流传下来的以洛阳语音为标准音的《切韵》的规范。洛阳话和汴京话十分接近,两地流传的语音被称为“中原雅音”,“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,语音最正”。

吕布也不可避免地沿用洛阳话为普通话。他倒是想用北平话做普通话,但是此时的北平人讲得方言跟一千八百年后迥然不同,根本不是一脉传承的,毕竟北平那个地方在历史上被鲜卑人、契丹人、女真人、蒙-古人、满清人频频占据过,夹杂了太多外来的语音,变异太大了。

因为从东周到春秋战国再到东汉。大部分时候的官方用语都是洛阳话,所以吕布在推行以洛阳话为标准音的普通话的过程中,并未遇到太大阻力。

吕布开始只规定了两点,以后不论是招官吏还是招兵,不会说普通话的一律不要;不会说普通话的一律不得入洛阳城。这两点就督促大部分汉人都努力地学说普通话。

吕布后来发现那些偏远地方的中下层民众生活富足起来以后,发现官员的权力被吕布限制得死死的。他们也懒得当官,更不想跑那么远去洛阳城,结果距离洛阳千里外的大部分地区还是以方言为主。

吕布非常不满,他偏执地希望,将来的大中华地区只有一种文字,只有一种语音,他不想再听到那些听不懂的鸡同鸭讲的鸟语,所以随着他权力越来越大,他推广普通话的政策越来越严,先是颁下一个法令“所有不会说普通话的人一个月罚十钱”,对于这么轻的罚款,很多偏远地区的人都不以为然,后来这个法令逐步严厉到“不会说普通话的人一个月罚一百钱”,甚至于“普通话标准不到二乙水平的不能做官”。

吕布为什么对推行普通话这么病态这么偏执,因为他在二十一世纪就是一个从北方到南方上学的苦逼,南方很多城市的方言都很难学,而且当地土著非常排外,外地人不说他们的方言就会被他们坑骗被他们冷遇,而且不同方言的人在一起很难成为朋友很难建立信任关系,方言的存在对于整个经济的融合发展绝对是弊大于利,对于一个国家的齐心合力众志成城也是一种阻力,所以吕布由自身的处境出发,强烈推行普通话。

吕布对于推广普通话是有清楚的认知,这绝对是一场漫长的战役,现在毕竟还是处于小农经济时代,国家强制力再高,方言都不会遇到危机,毕竟很多人是常年不离家乡的,他们在家乡当然是说方言,像明朝的时候曾经强力地推行过一段时间的官话,但只是城市里的人们讲官话,农村的民众还是用方言,因为农民是大部分人,所以过了没多久,城市人也开始说回方言,明朝的普及官话运动失败了。

吕布对未来普及普通话是有信心的,随着吕布对经济、科技、文化各方面的不断改革,大汉必将打破小农经济的束缚,逐渐地走入工业时代,到时候人口流动频繁、地区交互频繁,除了一些行将就木的老人之外,大部分人都要出远门都要接触普通话,到时候普通话的推广便会进入黄金时代。

吕布估计一下,大概十年后,就能迎来普通话的黄金时代,到时候凉州人见到扬州人,幽州人遇到交州人,他们之间已经不再需要翻译了。

喜欢重生吕布一统三国请大家收藏:(www.265xs.com)重生吕布一统三国265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重生吕布一统三国最新章节 -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全文阅读 -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txt下载 - 常欢乐的全部小说 -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265小说

猜你喜欢: 凡人修仙传星辰变少帅你老婆又跑了抱歉,我夫人脑子有坑放开那个女巫然哥我:最强门卫秦大爷私密保姆在生存游戏做锦鲤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