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265小说 >> 回到明朝做昏君 >> 第240章 朕本淮西布衣,天下与我何加焉?

第240章 朕本淮西布衣,天下与我何加焉? 3/3

这句话,朱由校自然是不陌生的。

这句话出自荀子的《天论》,意思是: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,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。

这也是荀子思想之中的非常重要的观点,甚至很多的思想都是从这一思想之中衍生出来的,可以说是荀子思想的基础。

在荀子一书之中,开篇第一句就是这句话。它的地位就像是大学之中的那一句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”

这句话可以说是荀子思想的总纲,朱由校没想到冯从吾居然会把这句话拿来做考题。

看来冯从吾他们这是铁了心要推荀子的思想了,同时也是把皇家书院当成了他们推荀子思想的根据地。

朱由校看了一眼徐光启和沈庭筠,笑着问道:“爱卿怎么没把这件事情和朕说?”

这句话其实是在问徐光启。

朱由校的态度也很明确,他并不是在询问徐光启为什么没有向自己报告,而是在询问徐光启为什么没有反对。

在朱由校看来。徐光启应该不赞成才对。

听到朱由校的问题,徐光启连忙说道:“启禀陛下,臣觉得这一考题非常的合适。”

“现在朝堂之上纷纷扰扰,士林之中也颇多争论。有人说要推荀子,有人说要学汉唐,更有人说要废除宋儒。纷纷扰扰的不辨前路。”

“既然如此,那就让士子们考一考,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、怎么说的,让他们畅所欲言一番也好。”

朱由校听了徐光启的话之后,轻轻的点了点头,随后笑着说道:“爱卿果真是有想法。如此也好,那就朕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。”

至于最终怎么评分,朱由校并没有开口问。

这道题目的答案其实是有两种,一种是赞成,一种是反对。

如果要是赞成的话,就要写出来为什么赞成,那么就要从荀子的思想之中去找答案了。

如果要是反对的话,恐怕就要从孟子的思想之中去找答案了。

至于最后怎么评分,朱由校不用想也知道,从孟子的思想之中找答案的,最后肯定会被抛弃,因为这个道理在这里行不通。

不过朱由校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,他问道:“朕记得当年太祖皇帝对孟子也颇有评价,哪位爱卿记得是如何评价的?”

这个时候赵秉忠就站了出来,作为太祖皇帝朱元璋的铁杆粉丝,他觉得这个时候自己要发言了。

于是赵秉忠向前走了一步,恭敬的说道:“启禀陛下,臣知道。”

朱由校点了点头,随后就笑了,直接说道:“那你就说来听听吧。”

“是,陛下。”赵秉忠答应了一声,说道:“太祖皇帝辑有《孟子节文》,删掉《孟子》里的章句,如‘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’、‘残贼之人谓之一夫,闻诛一夫纣矣,未闻弑君也’等。”

“太祖皇帝曾说‘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!’并诏告天下,孟子的不少言论‘非臣子所宜言’,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。”

“次日钱唐上疏力争劝阻,加之天文官也上奏文星暗淡无光,于是太祖皇帝又下一道谕旨:‘孟子辩异端,辟邪说,发明孔子之道,配享如故’,又恢复了孟子在文庙中的待遇。”

朱由校笑着点了点头说道:“爱卿记得倒是清楚。”

听到朱由校的这句话之后,在场上几个人脸上的表情神情都各异。

这就已经算是一种表态了。

因为在文人士子之前,太祖皇帝在思想之中的论述,基本上是很少被提起来的。

原因无非有两个,一个就是因为太祖皇帝的论述和他们的论述不一样。如果按照太祖皇帝的论述,他们现在干的事情全部都是违反祖制的,全部都要抄家杀头,剥皮充草。

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太祖皇帝的出身,没有人觉得太祖皇帝是大儒。只碍于他是太祖皇帝的面子上,不能明面的去反驳他的一些事情。

当年有人想让太祖皇帝认宋代大儒朱熹为先祖,实际上也是在给太祖皇帝挖坑。

这件事情朱由校是知道的,一旦当年朱元璋这么干了,那么后果就是大明一朝都摆脱不了朱熹的学说。毕竟你总不能反对你祖宗的学说吧?

幸亏朱元璋比较机智,没有上这个当,而且来了一句非常霸气的话“朕本淮西布衣,天下与我何加焉?”

喜欢回到明朝做昏君请大家收藏:(www.265xs.com)回到明朝做昏君265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回到明朝做昏君最新章节 - 回到明朝做昏君全文阅读 - 回到明朝做昏君txt下载 - 纣胄的全部小说 - 回到明朝做昏君 265小说

猜你喜欢: 凡人修仙传星辰变少帅你老婆又跑了抱歉,我夫人脑子有坑放开那个女巫然哥我:最强门卫秦大爷私密保姆在生存游戏做锦鲤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