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265小说 >> 大汉帝国风云录 >> 第423章 千古之谜——传国玉玺

第423章 千古之谜——传国玉玺 3/5

工具箱

【·原创:国胜2004-12-1023:27】

我的第二个观点

“公元936年,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塘带契丹军攻至洛阳,末帝李从珂怀传国玺登玄武楼*,传国玺就此失踪。”这是有据可查的关于传国玉玺的最后记录,其后的传国玉玺都未被证实是真的。成语“玉石俱焚”可能就是来源于此。我个人认为传国玉玺不太可能葬身火海。我查询了有关资料,玉石的熔点大约是1700度左右,比金的熔点(1063度)还高。俗话说,“真金不怕火炼”,何况是玉石呢?当时李从珂*之物估计应以木材为主,木材的燃烧有可能达到这么高的熔点吗?

工具箱

【·原创:国胜2004-12-1023:48】

顺便谈谈根据我看过的一些资料谈谈宋朝的玉玺(元符)的真伪与所终

宋朝的这个玉玺,虽然最终不知所终,但是在档案中留下了当时的印章,就是我上面贴的第二个图,从这个印章上看,与史书中记载的“饰以龙凤鸟鱼,乃虫书鸟迹之法”,即所谓的“龙蚓鸟鱼”相吻合。传国玉玺是和氏璧改制,产于楚国,因此一致认为该玉是蓝田玉,这与史书中记载的宋玺“玉玺玉色正青,玉质坚甚,非昆吾刀、蟾肪不可治“也是相符合的。

但是由于史书上始终没提到汉献帝时曹氏在传国玉玺肩部加刻的“大魏受汉传国玉玺”8个字和公元329年后赵石勒加印玉玺侧壁的“天命石氏”4个字。尤其是没提到被王太后摔掉的后来用黄金镶补的那一块。呵呵,那不真成了“有眼不识金镶玉”了吗?何况这个玺是蔡京那个奸贼献给皇帝的,所以后人多半认为它是假的。

关于这块玉玺的所终,我看过两种观点,一种是转贴的那篇文章中谈到的“靖康之乱后,徽钦二帝被掠,传国玺也被大金国掠走,不知所踪。”另外一种说法是这块玺一直传到宋末,陆秀夫抱着小皇帝和玉玺一起跳崖了,这个历史上称为“崖门失玺”。

工具箱

【·原创:国胜2004-12-1100:01】

假如这块玉玺在未来的某一天出世,将是中国无与伦比的一件文物

这块玉玺不但见证了大半个中国历史,而且给后市留下了很多成语和俗语:

除了上面提到的完璧归赵、玉石俱焚、有眼不识金镶玉外,还有价值连城、将相和、怀璧其罪等等。

纵观中国历史,能与传国玉玺相媲美的文物只有九鼎了,但那九个鼎是肯定不可能再存在的了,一个是传说中它的失踪比传国玉玺早两千多年,真是落在泗水里这几千年也腐蚀完了,二是究竟九鼎是历史还是传说至今都没有定论呢

工具箱

【·原创:国胜2004-12-1111:19】

我觉得真正的传国玉玺绝不会是复制品那个样子,复制品太丑了:(

工具箱

【·原创:韩于水2004-12-1301:10】

哪天我找到了就不炒股了

工具箱

【·原创:大唐中兴2004-12-1409:42】

呵呵,国胜对考古也很感兴趣呀

工具箱

【·原创:飞越天涯2004-12-1411:30】

转自:山水夕虹大话三国研究院

《三国演义》中,有一件东西影响了历史和人物命运,它就是中国封建皇室世代相传的宝物、最高权力的象征——传国玉玺。

在三国中,这个皇室至宝似乎刻上了不祥的诅咒,凡是与它有关联的人下场都不好。请看,十常侍之乱中,这个国宝神秘失踪。后来孙坚发现了它,却隐匿不报欲携回江东,在事情泄露后甚至不惜发下毒誓,结果竟真的应验,在37岁时死于乱箭之下。其子孙策,保管此玺一段后将其献给袁术,以此为抵押借兵,然而他也未能逃脱20多岁就早夭的命运;得到此宝的袁术称帝不成,兵败时呕血数升而死;后来此宝归于曹操,他虽没过早夭亡,但一直受到神秘的头痛病的困扰,最终死于此病;后来的曹丕等,也未有长寿者。

这些人的遭遇是偶然的吗?他们竟与开掘埃及古代法老陵墓的那些考古学家的命运惊人地相似。

根据我对古今中外这类事的研究,我的结论是惊人的、大胆的又是有充分科学根据的:传国玉玺是一块有强烈放射性的玉石。其实,石头等物质有大小不等的放射性对现代人来说已是常识。专家就告诫,宝石戒指、房屋装修用的石材等,都应该经过放射性检测,否则是不安全的。我国已有房屋装修引发白血病的报道。但传国玉玺的特殊性是,不是使人得白血病,而是使人头脑失常甚至发疯,并由此导致一系列悲惨事件。

说到这,就不能不从传国玉玺的来历说起。《三国演义》借书中人物程普之口,详细讲了它的故事。这个国宝的前身是一块玉,但包在普通的石头中。楚国人卞和根据所谓凤凰栖于其上发现了它,两次将它献给君王,却落得个欺君之罪,先后被砍掉了两条腿。新国君即位后,他捧着这块石头泣血痛哭,新国君派人剖开此石,才发现了这块宝玉,所以被称为和氏玉。卞和显然已被这块有放射性的石头搞疯了,到了溜须不要命的地步。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,丞相李斯用此玉刻上“受命于天,既寿恒昌”八个字,制成了皇帝专用的印章即玺,准备代代相传。然而,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便死去,秦二世更是短命之君。持有玉玺的汉代皇上也呈一代不如一代之势,既不寿也不昌,其不良影响不言自明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 - 大汉帝国风云录全文阅读 - 大汉帝国风云录txt下载 - 猛子的全部小说 - 大汉帝国风云录 265小说

猜你喜欢: 凡人修仙传星辰变少帅你老婆又跑了抱歉,我夫人脑子有坑放开那个女巫然哥我:最强门卫秦大爷私密保姆在生存游戏做锦鲤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