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265小说 >> 执宰大宋 >> 第173章 赵元帅夤夜忧国事⑶

第173章 赵元帅夤夜忧国事⑶

赵元帅见张伦过问,哀叹一声道:“本帅是当今天子的御弟不假,可皇上是太宗一脉,本帅是太祖一支……”

张伦见说,惊叹一声,道:“原来这样?”接着又问:“这么说‘烛光斧影’的事情元帅知道?”

赵元帅见张伦这么来问,呵斥一声,道:“你小子话真多?这些年从未有人在本帅面前提到‘烛光斧影’的事,你小子老狗记起陈套子哪?以后不许提此事,快和罗天下去休息!”

张伦知道自己惹元帅生气了,唯唯诺诺躬身施礼,道:“末将该死,不该提元帅的家事!”

赵元帅若有所思:“家事就是国事,国事也是家事!”

一边说一边摆摆手,让赵玲燕领着张伦、罗天上客栈歇息。

赵玲燕和张伦、罗天走后,赵元帅心情难能平静,“烛光斧影”的传说非常清晰地映像在他的脑海中。

自宋太宗赵光义主事大宋江山后,“烛光斧影”的只言片语不允许朝堂和民间传说。

但哪里有压制,哪里就有反抗,不让说的事情竟然被传得沸沸扬扬,一百多年来,从未停止过。

正因为有那个百年解不开的谜团“烛光斧影”,太祖的六世孙赵鼎城才做了一介平民。

可就是这个平民,却在苦难中奋起,苦读诗书,中了绍圣进士。

中了进士后的赵鼎城查史翻传,终于理出一个头绪——“烛光斧影”不是传说,而是百年解不开,也不敢解的悬案,无数事实证明,他的祖宗赵匡胤是被其弟杀害的——

公元976年,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,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,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。

因之,赵匡胤的死因有几个野史版本:

第一个版本是《湘山野录》中的记载:开宝九年10月,一个雪夜里,赵匡胤急召弟弟赵光义入宫,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,喝完酒已经是深夜,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,同时说:“好做好做”,当夜赵光义留宿寝宫,第二天天刚刚亮,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,赵光义受遗诏,于灵前继位。

第二个版本是《烬余录》中的记载: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,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,惊醒了赵匡胤。赵匡胤用玉斧砍他,但力不从心,砍了地。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,杀了赵匡胤,逃回府中。

第三个版本是《涑水纪闻》里的记载: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,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赵德芳叫来。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,就找来赵光义。赵光义进宫后,太祖的宋皇后问:“是德芳来了吗?”王继恩回答:“晋王来了。”宋皇后惊诧莫名,后来突然醒悟,哭着对赵光义说:“官家,我母子的性命,都托付给你了。”

第四个版本是说: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,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。杜太后临终时,曾对赵匡胤说:“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,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?你和光义都是我的儿子,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,国有长君,才是社稷之纲啊!”赵匡胤表示同意,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,封存于金匮里,这就是所谓的“金匮之盟”。也就是赵光义“兄死弟及”的合法根据。

以上四个版本漏洞百出,一百多年来,大宋的官员和百姓一直都有诸多疑问:

第一个疑点是:“烛光斧影”之夜,按照宫廷礼节,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,他却居然在夜宿宫里。

太监、宫女不该离开皇帝,却居然都离开了。

忙乱的人影、奇怪的斧声,以及赵匡胤“好做好做”的呼喊,一一告诉人们,这是一场起先策划的血腥谋杀。

第二个疑点是:王继恩有何胆量,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,本该传赵德芳,却传来赵光义?倘若事败,不是杀身之祸么?这种说法,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,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。

第三个疑点是“金匮之盟”的真伪: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去世时,赵匡胤只有34岁,正值壮年,他的儿子德昭14岁了。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,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。

杜太后一生贤明,怎能出此下策?况且“金匮之盟”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、公布出来的。

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,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?赵光义显然是心中有鬼……

喜欢执宰大宋请大家收藏:(www.265xs.com)执宰大宋265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执宰大宋最新章节 - 执宰大宋全文阅读 - 执宰大宋txt下载 - 渭水之滨的全部小说 - 执宰大宋 265小说

猜你喜欢: 凡人修仙传星辰变少帅你老婆又跑了抱歉,我夫人脑子有坑放开那个女巫然哥我:最强门卫秦大爷在生存游戏做锦鲤私密保姆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